一、军用无人机领域:技术壁垒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
1.中无人机(688297.SH)—— 翼龙系列全球军贸标杆 核心产品:翼龙 - 2、翼龙 - 6、云影 - 350 等察打一体无人机,覆盖 10 公斤至 6 吨级全谱系。 业绩表现: 营收:2021 年 18.2 亿元(+38.7%)→ 2022 年 26.7 亿元(+46.7%)→ 2023 年 26.6 亿元(-0.4%)→ 2024 年 6.85 亿元(-74.3%)。 净利润:2021 年 3.2 亿元(+35.4%)→ 2022 年 4.2 亿元(+31.3%)→ 2023 年 3.1 亿元(-26.2%)→ 2024 年 - 5391 万元(-117.8%)。 毛利率:2021 年 30.1% → 2022 年 31.5% → 2023 年 30.8% → 2024 年 32.05%(+13.1pct)。 核心驱动:军贸受挫:2024 年因国际地缘冲突导致中东客户采购计划延迟,军贸收入同比下滑 84%。 技术突破:珠海航展推出翼龙 - X 反潜构型,云影 - 350 实现集群作战能力,新型号研发投入占比达 39.1%。 民用转型:翼龙 - 2H 应急型在 10 省常态化部署,形成 3 小时应急响应圈,2024 年民用订单占比提升至 16%。 投资亮点:国产替代:国内唯一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上市平台,受益于国防预算向无人装备倾斜。 产能储备:存货规模达 26.2 亿元(+164.9%),合同负债 4.16 亿元(+413.6%),2025 年关联销售预计增至 14 亿元。 风险提示: 地缘风险:中东、北非市场占比超 60%,政治动荡可能导致订单流失。 存货减值:高库存可能引发减值损失,2024 年存货周转天数增至 580 天。
2.航天彩虹(002389.SZ)—— 彩虹系列典范 核心产品:彩虹 - 4、彩虹 - 5 察打一体无人机,及射手 - 1/2 空地导弹。 业绩表现: 营收:2021 年 38.1 亿元(+22.4%)→ 2022 年 42.5 亿元(+11.6%)→ 2023 年 28.6 亿元(-32.7%)→ 2024 年 25.7 亿元(-10.5%)。 净利润:2021 年 3.8 亿元(+17.2%)→ 2022 年 3.4 亿元(-10.5%)→ 2023 年 1.5 亿元(-55.9%)→ 2024 年 0.88 亿元(-42.5%)。 毛利率:2021 年 28.5% → 2022 年 27.1% → 2023 年 26.3% → 2024 年 28%(出口毛利率 36%)。 核心驱动:军贸韧性:2024 年出口收入 13.7 亿元(+12%),彩虹 - 5 在伊拉克、阿尔及利亚实战表现优异。 技术升级:彩虹 - 7 完成舰载滑行测试,倾转旋翼技术提升海上作战能力。 民用拓展:与宗申动力合资开发 3000 米以下旋翼无人机,布局中东物流市场。 投资亮点:产业链协同:导弹与无人机配套销售,单机附加值提升 30%。 政策支持:低空经济写入 “十四五” 规划,公司参与国家级应急救援体系。 风险提示:民品拖累:光伏背材膜业务亏损导致综合毛利率下滑 9.3pct。 竞争加剧:以色列 “苍鹭 TP”、美国 MQ-9B 在高端市场形成替代压力。
二、民用无人机领域: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的博弈 1.纵横股份(688070.SH)—— 工业无人机隐形冠军 核心产品:CW-100 大载重混合动力无人机、纵横大鹏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。 业绩表现: 营收:2021 年 1.8 亿元(+24.1%)→ 2022 年 2.3 亿元(+27.8%)→ 2023 年 3.1 亿元(+34.8%)→ 2024 年 4.2 亿元(+35.5%)。 净利润:2021 年 - 0.7 亿元 → 2022 年 - 0.8 亿元 → 2023 年 - 0.9 亿元 → 2024 年 - 0.4 亿元(Q4 单季扭亏)。 毛利率:2021 年 45.2% → 2022 年 44.1% → 2023 年 43.8% → 2024 年 44.5%。 核心驱动:行业红利: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从 2021 年 200 亿元增至 2024 年 1134 亿元,测绘、电力巡检需求爆发。 技术壁垒:国内唯一掌握 “飞控 + 导航 + 任务载荷” 全栈技术的企业,专利数量超 500 项。 产能释放:成都生产基地产能提升至 2000 架 / 年,绍兴基地主打高端无人值守系统。 投资亮点:国产替代:在测绘领域市占率 5.4%,排名第二,打破大疆、极飞垄断。 政策催化:低空经济政策推动应急、安防场景落地,2024 年航空应急采购订单增长 120%。 风险提示:盈利瓶颈:连续四年亏损,2024 年研发投入占比 31.5%,短期盈利压力大。 客户集中:前五大客户占比超 40%,依赖国家电网、测绘院等央企。
2.亿航智能(EH.US)—— 载人无人机全球领跑者(2019年美国上市) 核心产品:EH216-S 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,获全球首张适航证。 业绩表现: 营收:2021 年 0.6 亿元 → 2022 年 1.2 亿元(+100%)→ 2023 年 1.17 亿元(-2.5%)→ 2024 年 4.56 亿元(+288.5%)。 净利润:2021 年 - 2.1 亿元 → 2022 年 - 3.2 亿元 → 2023 年 - 3.0 亿元 → 2024 年 - 2.3 亿元(调整后 + 0.43 亿元)。 毛利率:2021 年 35.1% → 2022 年 38.5% → 2023 年 42.3% → 2024 年 60.7%。 核心驱动:政策突破:2024 年获中国民航局首张载人无人机运营证,在广州、合肥开展商业化试点。 交付放量:2024 年交付 216 架 EH216-S,同比增长 315%,单机售价约 210 万元。 技术迭代:EH216-S 续航提升至 30 分钟,支持 130km/h 高速飞行,适用于城市空中交通。 投资亮点:全球首创:唯一实现载人无人机商业化的企业,先发优势明显。 场景多元:与美团合作物流配送,与急救中心合作医疗运输,B 端订单占比超 70%。 风险提示:安全隐患:2024 年发生 2 起飞行事故,舆论压力可能延缓政策推广。 估值争议:PS(市销率)超 20 倍,高于大疆、极飞等竞争对手。 三、行业趋势与投资逻辑 军用无人机:体系化作战与国产替代技术方向:翼龙 - X 反潜构型、彩虹 - 7 隐身设计,推动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作战。 市场空间: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 2032 年达 164 亿美元,中国占比提升至 25%。投资主线:中无人机(新型号军贸)、航天彩虹(导弹配套)。 民用无人机:低空经济与场景裂变政策红利:2025 年两会提出构建 “低空数字走廊”,2027 年建成全国低空服务基站网络。 爆发领域:物流(京东、顺丰)、农业(极飞科技)、应急(国家救援队)。 投资主线:纵横股份(工业巡检)、亿航智能(载人交通)。 四、风险预警与配置建议 风险类型
具体表现
应对策略
地缘政治风险
中东、北非军贸订单延迟
关注国内应急采购放量
技术迭代风险
美国 MQ-9B、以色列 “苍鹭 TP” 性能压制
跟踪翼龙 - 6、彩虹 - 7 技术进展
政策监管风险
载人无人机适航认证进度滞后
关注亿航智能订单落地情况
市场竞争风险
大疆切入工业级市场,价格战加剧
聚焦高附加值细分领域
供应链风险
芯片短缺导致交付周期延长
跟踪国产化替代进度
(注:以上分析基于公开财报及行业报告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)
追加内容
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!